近日,一外賣小哥在社交平臺發布視頻,稱自己在某奶茶店取餐過程中被一店員潑了一身奶茶。視頻一經發布,在網上引發熱議,相關話題#騎手稱催單遭店員砸奶茶#沖上了熱搜。
事發經過
在外賣小哥提供的視頻顯示,他抵達門店后,將近10分鐘的時間里店員一直在忙著制作飲品,對小哥的催單置之不理。
但奶茶店提供的監控顯示,外賣員多次催單未果后,直接上手翻找奶茶,無意間碰到了女店員肢體,引起女店員的應激反應,造成雙方矛盾升級。
奶茶品牌方相關負責人稱,發生糾紛后,外賣員報了警,經調解,賠付了外賣員200元衣物清潔費,雙方達成和解。沒想到外賣員繼續上網發視頻、并進行直播,品牌方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。
4月15日,該外賣小哥向媒體表示,他沒有觸碰店員的肢體,而是店員主動打了他的手,并稱他一直有記錄生活的習慣,發表作品是他的權利。同日,有媒體通過多種渠道聯系采訪涉事門店及總部,截至發稿前未得到回應。
網友熱議
在網絡上有人站外賣員,也有人站店員。在網上一個近800人參與的投票里,接近一半投給了“都有問題”,是占比最大的選項。
不過倒是有一類評論頗值得玩味,“雙方都好好說話也不至于這樣,同屬服務行業何必相互為難呢”。
關注服務業人員背后的情緒壓力
其實類似的事情并不少。據媒體報道,去年6月,Manner咖啡店發生的兩起沖突事件,一家門店的男店員與顧客發生肢體沖突,另一家門店的女店員則將咖啡粉潑向顧客。
重慶一外賣員因店家未及時接聽電話,到店后與店員發生糾紛,后被推倒在地受傷并就醫治療。事后,外賣員李某將店員起訴到法院索賠醫療費、誤工費等6500余元。近日,法院認定外賣員的損失為4900余元,判決涉事店員承擔70%的責任賠償3400余元。
有專家表示,情緒勞動在服務業中正越來越普遍。在激烈的競爭下,服務行業在為消費者提供商品的使用價值之外還提供情緒價值。例如,咖啡師付出了屬于超額的情緒勞動,他們為顧客提供的情緒價值被視為商品服務的一部分,但員工可能并未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。負面情緒累積下,容易出現沖突和壓力。
還有專家認為,當下企業對人力資源的投入還跟不上,矛盾就會凸顯,需要反思的是企業對于人力資源的調配,以及用工時長、雇員勞動權益、休息權益等各方面的保障。
讓員工受委屈有地方訴說
《工人日報》小編注意到,有不少企業設立了員工委屈獎,加強對員工的心理關懷:
有商場企業給員工增加十天不開心假期、提高“員工委屈獎”獎金;
有同城配送平臺成立騎士委屈關懷專項基金,用于為日常工作中受到委屈的騎手提供最高5000元的委屈關懷金,保障騎手的身心健康。
此外,多家外賣平臺也出臺系列舉措,改善騎手就業環境:
美團在部分城市上線“超時免罰”試點,將眾包騎手的“超時扣款”改為積分制度,并輔以支持策略,如培訓幫扶新騎手、優化出餐調度和申訴通道,持續改善騎手的配送體驗;
餓了么通過將判罰考核方式柔性化,減少罰單類型、增加更多免罰場景的方式,保障騎手權益。
有專家表示,服務行業發生糾紛是常態,“委屈獎”正是從人之常情出發,鼓勵員工拿出更友善的態度,緩和服務過程的矛盾,可以有效安撫員工情緒,從而減少摩擦。因此,外賣平臺、相關企業也應加大宣傳力度,讓外賣員、一線員工了解“委屈獎”,在受到委屈的時候能真正拿到“委屈獎”。另外,還應建立有效的溝通平臺,讓騎手、一線員工服務時受到委屈有地方訴說,不良情緒有地方托底。
(綜合來源:南方都市報、看看新聞、新聞坊、紅星新聞、潮新聞、中國網、工人日報等)
工人日報客戶端【打工新鮮事兒】 第1212期
關于中工網 | 版權聲明 |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84151598 |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:010-84151598
Copyright ? 2008-2025 by m.carsview.com.cn. all rights reserved